无私奉献终不悔 倾情扶贫孺子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09浏览次数:1341

―― 记南通市农业资源开发局离休干部张正联
      他,16岁宣誓入党,经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对敌人的残酷刻骨铭心,对老区人民的恩情念念不忘。
      他,瘦弱得只有40多公斤,却依然坚持天天“上班”,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四处奔波。
他就是88岁的离休干部张正联――1990年一离休,便欣然担任南通市老区开发促进会这一社会公益组织的负责人,一干就是24年。
 
老区人民恩重如山  有点力量就该回报
 
      张正联出身于海安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家庭,在泰县第一中学上学时,因受后来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二哥的影响,阅读了毛泽东及胡绳、艾思奇、薛暮桥等人的著作,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他毅然背叛家庭所属的剥削阶级,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
    1947年的一天,在我军战略北撤后留下坚持斗争的张正联到敌方据点附近散发传单,一直忙到深夜。他所借宿的老乡家想让他早上多睡会儿,不忍心在天亮前叫醒他。岂料敌人来了,听到报信,张正联拔腿就跑,敌人紧紧追赶。当他跑到一家烧饼店时,距敌人不到20米了。这时,有三个正在店里聊天的农民见此情形,佯装害怕冲至路上,阻挡了追敌的步伐。张正联趁机成功逃脱,而这三位农民却被抓到据点(后因他们确实是普通农民而被释放)。同年清明节前夕,张正联在海安营溪组织百姓平掉敌碉堡,突然听到枪声:敌人正从东、南、北边三面包围过来!张正联先组织百姓向西撤退,自己最后才扑河游到对岸,但因精疲力尽,趴在水边爬不起来了。幸亏先前过河的老乡张正志发现张正联不见了,便回头来找,这才救了他一命。
      “老区人民对我们恩重如山,我只要有一点力量,就该回报老区人民! ”张老动情地说。建国后,他曾先后在南通地区和南通市宣传、文教、农科所、科委等部门担任过领导工作。 1990年离休后,他到市老促会一干就是24年,带领一班人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办成了一件件造福老区人民的实事。2006年1月,如皋市人大常委会授予他“如皋市人民奖章”。在2011年6月召开的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南通市老促会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3年,在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召开的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上,张正联又荣获“全国先进个人”奖章。
 
抓住机遇争取政策资金  助推百万亩高沙土改造
 
       地处黄桥老区的如皋、海安高沙土地区,历史上地貌高低不平,土壤沙化严重,水利年久失修,严重制约了发展脱贫。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实施黄淮海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张正联在与如皋、海安的同志一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为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多份文件,数次跑省跑部,争取将高沙土列入国家开发的范围,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 1991年底财政部拨款,在如皋常青、海安仁桥实施23000多亩高沙土改造试点项目。张正联蹲点两地,紧盯着项目推进。通过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这一项目一年后成功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后又积极争取列入省里的专项工程。张正联说,“以往常青每年有120万斤的粮食缺口,改造治理后,每年还能向国家提供240万斤的商品粮。”
      东姜黄河是南通市和泰州市交界的一条骨干河道,地处黄桥老区高沙土的腹部,解放以来从未疏浚,河道淤塞严重。张正联积极向省里反映情况,后来疏浚东姜黄河被列入了省水利工程。在疏浚过程中,张正联又协调海安、姜堰两县(市)相关方面,确保了该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完成了桥闸涵的配套设施,利用淤土填平了两岸的废沟呆塘,增加了土地面积,从根本上解决了“引排航”问题。
至2008年底,我市治理开发高沙土94.3万亩,共投入资金26865.4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19577.47万元,昔日贫瘠的高沙土地区,如今已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抗、涝能排、林成网”的高产稳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创办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为五千多贫困家庭带来转机
 
      来自泰兴的周绍军做梦也不会想到,像他这样自幼失去双亲,又断去右臂的残疾孤儿还有机会读中专。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不但免去了他的全部学杂费,而且还发动师生为其解决生活费,定期给予助学金,使他顺利毕业并就业。19年来,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已经为5000名寒门学子提供了教育和就业机会。
      “扶贫不仅要发展生产,还要智力帮扶。我们要努力让老区的每一个孩子都上得起学,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张正联说。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1995年,依托新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农村职业学校――海安双楼中专,经省教委、计经委批准,创办了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对老区贫苦学生实行相应扶贫政策,不但放宽入学年龄、专业选择和学制年限,还依据学生的家庭情况部分或者全部减免培养费、学杂费。
      为了保障学生顺利就业,除了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张正联还和学校领导走出去,为学生就业找市场。培训中心先后与广东台展、深圳TCL、上海广电、昆山仁宝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至目前,培训中心先后让50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同时获得中专毕业证书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证书,并顺利就业,还有一千多人考上大学。近三年,学生中有66人次获省技能、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有230多人次获市县财会、电子、机电、计算机、英语、机械等专业竞赛大奖。“今年我们还跟南通的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开了通道。”张正联说。
 
率先建立扶贫基金会  产业化扶贫渐显成效
 
      促进老区扶贫开发,自身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一个公开合法地向社会募集扶贫开发资金的平台必不可少。在全省兄弟市尚无可资参照先例的情况下,张正联于2007年大胆提出建立老区扶贫基金会的设想,并争取到市和各县(市、区)政府大力支持。2008年,经省农林厅和民政厅批准,全省首家符合地方性公募基金会法人设立条件的省辖市扶贫基金会诞生。
      基金会设立后,张正联多方筹措,先后开展多次主题募捐活动。至2014年初,基金会本金已从建立时的400万元增加到4700万元,通过零风险投资每年可增值400多万元,他珍惜每一分扶贫资金,坚持全部用于老区扶贫开发,自己从来没有拿过该领的每月补贴费。
      如何让基金会来之不易的有限增值资金帮助更多的老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力争扶贫效益最大化呢?近两年中,年近九旬的张老拄着拐杖跑了100多个项目点现场,逐个听取项目负责人、村干部和群众的介绍,并虚心向他们请教。在他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老促会明确了精准扶贫和提高扶贫资金投放效益的标准。同时,完善了《扶贫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为确保提高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的投放效益提供了保证。
       在张正联和老区促进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扶贫资金投放的实效明显、效益大增。去年,全市共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139个,共投入扶贫资金346.1万元,其中贷款贴息188.5万元,无偿资助157.6万元,共带动农户25793户、45911人,其中贫困户4833户、8602人,人均增加收入3450元,各项效益均超预期。今年,又对92个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予以扶持。6月中旬,张正联冒着高温与老促会成员们实地走访了20多个扶贫项目,听取群众意见。“扶贫工作的成绩绝非一人之功,而是各级党委政府、老区干部群众和全市老促会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张正联说,“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基金会规模能够翻一番。今后扶持的项目将更细更实,让老区贫困百姓每年的收入增幅比一般农户高3到5个百分点,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早日实现共同富裕。”